为限制中国中小型企业,纳斯达克或修改上市规则!

[2019-10-01] 日前,多位金融业资深人士和企业高管,以及相关文件显示,美国纳斯达克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来限制中国中小型企业在其交易所上市,主要方式涉及放慢、限制和收紧整个 IPO 申请的审批流程和速度。

 

随着相关措施的实施,一种现象油然而生:越来越多远赴纳斯达克 IPO 的中国中小型企业其募集资金的主要来源于中国投资者,却并非美国投资者。

 

此类现象中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中国医药企业1药网,企业 CEO 刘峻岭表示,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募集資金的過程当中,大多数股票都出售给了企业的内部高管以及部分与高管关系密切的人士。

 

另外,像近两年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专注数字影响力孵化的企业鲁恩控股有限公司、宠物产品制造企业多格尼斯国际公司以及专注于课余教育行业的浦鑫有限公司都出现了和1药网相类似的现象。根据相关人员的透露,这些企业所发行的股票绝大多数都被来自美国以外的投资者所购买(主要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而非来自美国本土的投资者。

 

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之后,很多中国中小型企业只将少部分股票放到市场上流通和交易,很大一部分股票落到了少数内部人士手中,这种现象导致很多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降低了投资兴趣,但事实上机构投资者正是纳斯达克的主要迎合对象。

 

长期在纳斯达克从事相关工作的资深人士表示:“美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会向全部符合标准条件的企业提供公平以及非歧视性的准入门槛。”“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市场是所有美国交易所的法定义务所在,这样的市场氛围才能够为美国投资者创造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投资环境。”

 

纳斯达克("NASDAQ")出台上市新规则

专注于为中国企业在美上市提供法律建议的希夫哈丁律师事务所主席 Ralph De Martino 透露:“从2018年开始,纳斯达克对该类现象所导致的市场波动性增加和流动性降低的问题感到非常担忧和敏感。”

 

201810月纳斯达克首次提出修改上市规则。新规则先是提高了单一股票的平均交易量,同时要求上市企业一半以上的股东平均每人至少在上市募集资金当中投资两千五百美元或更多资金。

 

如今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与日俱增,商务谈判也并未起到实质性得效果,因此,在这样的时间节点,纳斯达克("NASDAQ")出台上市新规则来限制中国中小型企业赴美 IPO 的举措也逐渐成为了中美贸易战的新热点。

 

全球著名金融市場数据及基础设施供应企业路孚特("Refinitiv")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累计在美国股市的融资金额已超过七百多亿美元,但大多数都是巨头型公司,如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等,这些巨头能够吸引到许多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如高盛、摩根斯坦利、花旗等一些大型机构。但是,事实也证明,很多小型的中国企业赴美 IPO 并不受当地投资者的欢迎。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国中小型企业具有一些不良记录、以及在美国本土缺乏一定的业务量和品牌影响力。

 

根据全球著名的数据处理企业迪罗基("Dealogic")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8个月里,募集资金额度不超过2亿美元的中概股的平均股票交易价格下跌了38%,但是同等股市规模的诸多美国企业平均股票交易价格却只下跌了13.9%

 

此前,有报道称美国白宫正在考虑让中国部分企业从美国交易所退市,随后部分中概股便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但根据最新消息,美国财政部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目前还没有阻止中国中小型企业赴美上市的意愿。

 

限制、延长企业 IPO 审批时间

据多位投资银行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透露,随着新规则的逐步出台,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型企业赴美国上市将经历比以往更久的等待时间,同时也将受到来自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严格审查。

 

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的幸福生物科技集团 CEO 王雪竹向路透社表示,为了能够获得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资格,公司向纳斯达克承诺其 IPO 募集的资金当中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资金来自于美国本土的投资者,这一做法也反映出纳斯达克对于中国企业的上市要求愈发严苛。

 

大多数赴美寻求上市的中国中小型企业在美国并没有足够的品牌知名度和具体相关业务以及相应的市场占有率,因此,近年来,在董事会中引入美国投资者或公民的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为获得美国 IPO 批准而采取的新措施。